久青草国产观看在线视频,在线观看欧美日女,777毛片,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

“嚴冬”已至,實業凋零,民營企業是清場出局的主角


李清樂: 產能過剩,結構性調整,供給側改革......現實情況是民營企業正經歷倒閉潮,特別是制造業。昔日實業老板們已身心疲憊,他們中有變賣家產移民的,有“轉型”投資房地產的,也有加碼虛擬經濟的。尋找“退路”中帶有惶恐,探尋“出路”中伴隨著迷茫。

該文章轉自??正和島


編輯 | 饅頭 ?來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頭圖引自 新華網

201941187000

2016年初正和島發文《重磅!一場清算式的危機終于要來了》,目前來看,這場清算式的危機似乎已經來了。

一方面,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過程中累積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決策層開始著手進行系統性修正;另一方面,貨幣、債務與產能的周期性調整也將在2016年觸底。由此看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出清的大幕已經拉開。

傳統的私營企業無疑是這次大規模市場出清的主角,它們大多依附于時代大勢生存,往往粗糙、善變、不講原則。一旦經濟大勢散去,這種傳統落后的私營企業就失去了生存空間。

刀口上的現金流

缺錢成了眼下最棘手的問題,沒有錢,企業說倒就倒。

近60家福建鞋企倒閉,老板跑路屢見不鮮

近日,晉江喜得龍公司破產、晉江閩超鞋業公司破產重整的消息一一被放出來,人們紛紛感嘆,晉江鞋廠這幾年是怎么了?20余年,憑借“OEM起家—轉做內銷—簽代言人砸廣告建品牌—門店擴張—上市”這個捷徑,晉江成了“中國紡織產業基地”、“茄克之都”。然而在這輪行業深度調整之下,晉江顯然也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上。

article-cover-201610-06-200855221821-png

對于晉江企業來說,融資主要手段是銀行、民間借貸及上市融資,但目前這三種途徑不僅阻力重重且暗礁洶涌。大部分跑路的企業就是因債務到期無力償還而致資金鏈斷裂。

如今環境,大部分銀行最多維持貸款余額不變,對鞋服行業不會新增貸款。企業有一定規模尚可爭取銀行貸款,而更多的小微企業只能轉向民間借貸,但利息隨銀行縮貸而水漲船高,年利息高達30%,在當前鞋服行業低迷和利潤大縮水時期,這種融資方式的風險可想而知。

20多家船廠因資金鏈斷裂走向破產,數十家企業爭搶一口飯

“誰的資金鏈先斷,誰先死”,這成為造船行業的一句咒語。訂單量急劇下滑,人工等成本居高不下,棄船拖延交付現象高發,造船行業整體陷入困境。繼2015年20多家大中型造船企業破產或停產之后,今年又陸續出現數家造船企業陷入債務危機。

民營企業全軍覆沒,國有企業苦苦支撐。有業內人士預測,我國造船行業經過市場的調整和兼并重組,最終將僅剩10家企業左右。據了解,為了避免資金鏈斷裂而破產,目前國內造船企業為了獲得一點現金流競相壓價接單,這使得主要船型的船價較2007年已經腰斬。

一年有243家工廠關門或移出“世界工廠”

據香港《東方日報》報道,東莞近年因制造業陷入寒冬,不少工廠負責人“轉型”投資房地產,廠房十室九空。

東莞過去有世界工廠的美譽,到處都是工廠和生產線,為全國經濟和就業,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但隨著出口低迷、訂單減少,加上人工越來越貴,不少工廠紛紛倒閉。當局數據顯示,單去年一年就有243家工廠關門或者移出東莞。

董事長身亡,東北特鋼破產,中國鋼鐵業遭遇破產與合并聯合沖擊

對于中國鋼鐵行業來說,東北特鋼的破產是地震般的現狀里出現的最新沖擊波。

中國東北工業核心地帶的國有鋼鐵生產商東北特鋼集團在集團董事長楊華被發現疑似自殺身亡之后,出現了首次違約。近日,至今已9次違約的東北特鋼終于確定進入破產程序。

中國鋼鐵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對全球都產生了影響。去年,中國鋼鐵制造商未能削減產量適應不斷下滑的國內需求,導致大量中國鋼鐵涌入全球市場,拉低了鋼鐵價格,令全球鋼鐵業陷入危機。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政府正在推動自上而下的整合。

article-cover-201610-06-201146869669

政府正在實施旨在增效減債的鋼鐵業發展計劃,大型鋼企的合并及地方鋼企的破產重組正沖擊著整個鋼鐵行業。政府希望到2025年前,通過關停工廠、資產重組與合并策略打造占中國鋼鐵產量60%到70%的10家集團。

標準普爾全球普氏分析師李紅梅表示:“能合并的就合并。合并不了的會去問銀行能不能債轉股。如果這也不行,就會選擇最后手段——破產。

中國經濟急劇脫實向虛?

“幸運的是買了房,不幸的是沒買更多。”

實業凋零,不如賣家移民

東莞近年因制造業陷入寒冬,不少工廠負責人“轉型”投資房地產,廠房十室九空。已在廣州購置四套物業的燈飾廠負責人唐先生坦言,如今開廠的收入根本不夠給員工發薪水,“最好賺錢的還是買房子”。

唐先生在東莞的燈飾廠高峰期有逾百名員工,連續數個月都要加班,訂單大多是出口的產品。然好景不長,近年訂單減少,價格下跌,加上工人成本上漲,“減少員工又導致訂單主動減少,還要倒貼錢來發工資,你說不關門干什么”。唐先生遂于前年關閉工廠,借親人的名義陸續在廣州購置四套物業,“幸運的是買了房,不幸的是沒買更多”。

一個深圳老板的無奈和絕望

作為一個有著20多年創業的經驗的王老板來說,這個曾經號稱中國最開放的城市——深圳,已經讓他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王老板的公司是生產型企業,有一個近300人的廠子,主要的客戶是國企和上市企業,這要是放到過去,是非常好的業務。但在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當下,客戶的回款越來越慢,賬期越來越長,從原來的一個月一結算,變成現在半年一結算,王老板只能自己大額墊資,倍感壓力。就人力成本這一項,他每個月的開支近200萬元。外加廠房、電費、水費、稅費和各種公關費用,每個月的開支超過300萬元。問題是,產品生產出來了,也賣了,但貨款卻遲遲不得收回。

日益緊張的資金鏈,讓他自然而然的想到銀行貸款。但銀行貸款并不簡單,當他去銀行咨詢貸款的時候,銀行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有房產嗎?在當下的深圳,相對于房產而言,公司的經營狀況和項目本身根本算不了什么。

負擔最重的稅負,解決最大的就業崗位,卻沒有應有的地位,“當下如果還要堅持做實業無非是找死”。王老板說,錢已經足夠兩輩子花了,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理想,去受無謂的罪,等他今年把所有的款項收回,不再擴大生產,慢慢把原來工廠里的員工分流,最后還是打算把工廠關了。

他選定了自己未來的兩條出路:1、退出實業,把實業交給國家去做,自己也從事投機投資,做輕資產的買賣;2、變賣家產移民。王老板選擇第二項的可能非常大,畢竟自己的孩子已經在美國留學。

兩三年以后,深圳又少了一個踏踏實實做實業的老板,多了一個炒房的炒客;或者中國又少了一個優秀的國民,西方多了一個消費的富翁。

上半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增逾五成,或創歷史新高

王老板的選擇不是孤立事件,無數個曾經滿懷熱情以實業造福社會的創業者選擇拋棄實業,甚至拋棄中國。

國際知名會計事務所安永9月28日發布《中國走出去》系列第四份中國海外投資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熱情持續高漲,2016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額約為99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預計2016年全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將超過170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安永稱,2011-2015年間,中國海外投資年復合增長率為16.9%,而2016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增長約52%。

國內投資收益增長放慢,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資金顯然需要找到更好的出路。

一場硬著陸已經無可避免

這場危機原本2009年就靠岸了,但被轟轟烈烈的四萬億擋在門外養了7年過后,以更強大的姿態回訪 。2011-2015年,全國一直沒有出現大范圍過剩產能關停,相反,四萬億砸出來的新產能陸續投產了。企業天然有旺盛的求生本能,依靠歷史積累,或銀行借貸、地方政府補貼的方式勉力維持。這種勉力維持固然推遲了失業、壞賬等陣痛,但也意味著把冬天無限延長。

而以2016年為起點,一場硬著陸已經無可避免。一言以蔽之,熬到頭了。

先是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昭告天下將“壯士斷腕”推動過剩產能出清。零零星星的企業倒閉消息同步傳來。其次,職工工資是企業削減開支的最后防線,直接連著消費。而消費的頹勢表明企業收支緊縮正過渡到家庭收支緊縮,破產和失業率升高將緊隨其后。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企業關停不可能孤立完成,一旦開始,就會沿著產業鏈、資金鏈、合同鏈連鎖反應,在復雜的經濟神經體系中四處傳導,引起緊縮與陣痛、觸發地雷和炸彈,造成局部坍塌,甚至系統性風險。

宏觀數據上看,中國GDP增速從2011年來一直往下掉,兩位數到一位數,從9到6,連續下臺階,趨勢明確。

降到產業維度上,危機從生產端到消費端連鎖傳遞,最上游的大宗商品行業率先嗷一聲栽倒在地,煤炭、有色金屬、石油,進而鋼鐵、建材,進而制造業,進而房地產,進而汽車等消費品。實業凋敝,將閑散貨幣推向虛擬經濟,在2015年的A股搞了一輪舉世矚目的牛熊切換。為了托底經濟,中央又擱置房價控制目標,繼續出臺政策刺激樓市,盡管政策目標是支撐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但大部分政策直接利好一線樓市,2016年的樓市又來了幾波罕見的財富大轉移。

預計2020年企穩反彈

度過周期需要企業完成生死輪回、下崗人員培訓再就業,合理預計將橫跨整個十三五期間,2020年企穩反彈。

作為一個社會成員,在這場大變局中可以做些什么?

  • 從防守角度:

一是遠離高收益理財。在風險彼此傳導、攔路打劫的時刻追逐P2P、信托等底數不清的高收益資產意味著本金的巨大風險。

二是遠離A股。滬深永遠瘋。未來仍然會重演2015年的瘋狂行情,如果你不能抗拒峰谷間的巨大誘惑,也必將經歷峰谷間的巨大撕扯。從底層規則來看,A股是個人人必輸的“絞肉機”(原本寫的賭場,意識到冤枉了概率均等的賭場)。如果你已經被絞,那就無所謂了,趁機轉型做一個價值投資者。

三是遠離過剩產業。這一輪產能過剩引起的危機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意味著,一些產能的總需求已越過了歷史峰值,再也不可能恢復。典型如鋼鐵、煤炭。選擇大于努力,在一艘必然會沉的船上,水性再好也無意義。產業龍頭除外,熬過冬天熬死對手還是一條好漢!:)

  • 從進攻角度:

一是擁抱一線。京滬永遠漲,擁抱一線是一個簡單易行到令人難以置信的保值增值手段。這是大勢研判,是一切結論的結論。

二是擁抱黑馬。如同沙漠里也有綠洲,在蕭條之時,必然會有細分行業逆勢增長。如果你有幸騎上這樣的黑馬,過五年等危機過去,將一騎絕塵。那么,哪些行業是危機不敏感甚至逆危機的呢?

三是擁抱未來。鍛煉身體,交朋友,扯淡。讀書,思考,旅行。生孩子、養孩子。像平時一樣過好生活,堅定的持有和投資自己,花謝花會開、春去春又來。

查看原文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